【生物谷-BIOONNEWS 编者按】她是70后,2000年,作为引进人才在武汉大学任教,一呆就是十年。十年,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973等多项课题,恰桃李满园,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她突然离开了教育事业,创办了武汉生命之美科技有限公司。

从教书育人到商场摸爬滚打,她经历了什么,她又是如何披荆斩棘,开拓事业新天地。生物谷记者采访了生命之美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张翼博士,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创业故事。

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

生物谷-BIOONNEWS:从一名成功的知名高校教育者和科研工作者转行到生物产业的创业者,为什么会选择去做这样的跨界?

张翼:这是时代的机遇也是社会的需要。2000年7月,我从美国学成归来,进入武汉大学,赶上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辉煌发展时期, 2010年离开武汉大学,整整10年时间。而这十年也正好是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的十年,是基础研究大受重视和扶持的十年。

在这期间中国不仅培养了大批的生物科技人才,也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积累了大量有待转化成为社会生产力的科技成果。十二五规划提出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把生物产业列为七大新兴产业中的关键产业,国家积极推动着生物科技的产业化。这个时候开办生物科技公司可谓拥有”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指中国到了这个时机;”地利”是指生物科技公司已经开始集约化发展,国务院批准的生物科技园就有九个,武汉光谷生物城正在蓬勃发展;”人和”是指中国十年培养了大批生物科技人才。武汉生命之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命之美”)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可谓生逢其时,如同十年前我们全家从美国回国一样,都是赶上国家发展的特定发展机遇。所以,我相信生命之美的成长壮大会成为时代发展的见证。

“种子死,新苗出”

生物谷-BIOONNEWS:公司在创业路上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就您个人而言,创业带给您的挑战是什么,又是迈过的这道槛?

张翼:生命之美在创业期间最大的障碍是观念调整。如同一粒种子落到地里,作为种子本身它必须死,必须改变。只有种子死了,没有了,才有新苗出来,才能结出更多的果实。如果种子不死,不改变,就不会有收成。对我而言,我最艰难的调整是将自己的角色从一名大学教授转化为一位企业家:不将员工当学生,不将公司经营当作完成国家科研项目。这个过程我经历了痛苦的蜕变,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是完全的放弃,也是完全的新生。原来在我头脑中的是”教育逻辑”和”科技逻辑”,而企业需要的是”工作逻辑”和”市场逻辑”。在公司,员工不是学生,他们需要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中达到工作要求,形成团队合作,完成产品交付;大学的实验室交给社会的是人才,而企业必须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财富。这个观念的转变差不多花费了我一年的时间。

生物谷-BIOONNEWS:近期生命之美想做也能做的是什么?更长远一点呢,比如说十年的梦想。

张翼:近期我们所做的是推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步伐。具体来说是开发高通量测序样品制备的新技术,数据挖掘的新技术服务,更快更好服务我国高校和研究所的同行、医院的医生、以及农业相关的科研单位以及公司。我们公司的核心平台是RNA研究平台,很想把我十几年在RNA研究方面的技术和科学积累与同行们分享。一方面让大家能方便地使用到最新的科研技术,同时也希望能用一流的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策略解决更深层次的科学问题。如果说十年梦想,生命之美希望能够与更多公司和医院同行齐心协力,使高通量测序技术能更加有效的为临床和人们的健康服务。生命之美希望开发出一系列新的策略和技术从诊断和治疗等不同层面来对抗像癌症这样影响广泛的各种顽症,以及像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这样影响范围较小的遗传疾病。

最近我们有关遗传疾病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SMN2的文章被报道后,我国一位患者的家属迫切找到我。他告诉我,他们有四百多个患者家庭组织在一起互助,并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医疗方案发展。当他们看到自己国家有科学家做这方面研究,特别激动,殷切询问,希望我们的研究能早日推向临床,说他们一定竭力配合。在电话里与这位马先生交流的时候,我的眼眶有些潮湿。帮助咫尺和天涯有需要的人们,是我们国家生物医药发展的使命,更是生命之美的梦想。于是我答应这位先生一定会和相关的同行切磋,与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商议,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研发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方案。

生命之美也正在与同行以及医院合作,研发癌症早期诊断的方案。我们的梦想是让大家的癌症能够被早期诊断,被有效预防和治愈,使人们脱离受癌症折磨的痛苦。虽然深知这条道路是非常曲折的,我们仍然选择前行。这可能是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力量。

信念照亮前路

生物谷-BIOONNEWS: 一路走过来,是什么支撑着您前行?

张翼:信念。追求一流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的信念,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信念,生物产业社会化的信念,80后和90后”爱与创新”的信念,每个行业的人都可以回归天职的信念,企业可以回归真实的信念。我们的世界被许多不同的理念充斥着,在一些小小的、短暂的利益面前,大家似乎很容易淡忘自己的职业有多么神圣的价值,”正直、公义、光明”是多么宝贵。我相信每个人可以做对自己和社会都有益的事情。企业也是如此,应该是真诚的,双赢多赢的合作促进关系,而非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关系。常言道:一根草一滴露水,每个人的梦想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每个有梦想的企业都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环境,而且,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的”和谐生态”。当然,没有什么是容易的,没有成功是随便的,所以在每一个黑暗和绝望的时候需要的是忍耐和坚持。

生物谷-BIOONNEWS:品牌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想要做强做大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而目前国内许多行业在自主品牌的树立和经营方面一直比较薄弱,其中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起步较晚,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国内的很大部分市场都被国外品牌的产品所占据,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品牌的建立应该是一个长期过程,贵公司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有哪些战略和举措?

张翼: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中,作者Thomas提出,在网络时代,小公司要有大作为。目前虽然中国生物产业还在初期,但生命之美的股东和员工们拥有伟大的品牌梦想,伟大到让我感到自己无比渺小(笑)。公司从开始运营到现在走过大约一年时间,我深感拥有品牌的梦想容易,但是落实品牌的实质挑战巨大,就像你说的”是一个长期过程”。

我们公司一开始就强调一流专业和一流服务的品牌特征,但是这两个一流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做到。当大家纸上谈兵讲的时候,都很兴奋。但是,当真正执行客户项目时,挑战来了,加班加点来了,公司许多年轻人赶紧提交辞职报告”潇洒”撤退了,现代版的叶公好龙。年轻人是少年壮志不言愁,但是生命之美的创立人都是过了不惑之年的,当我们言志的时候知道需要付出多大代价。员工可以换(当然一些很优秀的年轻人一直与公司同甘共苦到现在),但是生命之美的品牌定位不能变。其实,我们是很不容易地前进着和坚持着:一流的专业,一流的服务,不断地创新,永远延伸客户的梦想。

生命之美的原则是只做精品,项目不管大小都要做成精品,产品不拘贵贱都要做成精品。让所有客户满意是我们的服务宗旨。我们知道这很难,但是要想做国际品牌,就必须拥有国际水准的专业产品和国际水准的服务理念。我们还刚刚起步,我们希望每一步都走正确的道路。现在我们已经完成的客户项目有十几项,每一项客户都很满意。

你肯定会问,客户不满意怎么办?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继续做,直到客户满意”。我们有一个正在执行的项目就是这种情况。客户是我的朋友,他说知道他的要求很高很难,别人都解决不了所以找我们公司做,只要能做出来,需要追加项目经费没问题。他的项目现在已取得了一些不可思议的进展。让每个客户满意,公司势必要牺牲一些利益,我们现在就是以牺牲一些营业额为代价在建立着这个品牌特征。但是公司的品牌理念建立起来了,那就是无价之宝。有了正确的品牌理念,大家的劲儿才能往一块儿使,创新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生命之美的另外一个品牌特点是专业性:做自己特色的,做国际一流的。公司要想可持续发展,在业务结构方面一定要注意与其他同行公司配搭。也就是说:别人能做的,我们尽量不要做;别人做不了做不到的,但是市场有需要的,我们要想办法去做。抄袭虽然容易,但是不能持久。正如我们董事长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有路可走”。我做了十几年科学研究,最大的体会是要做自己的特色,要勇敢创新和迎接挑战。生命之美在专业方面是从高起点开始的,特色很明显,国际性的基础很好。所以,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在做服务和产品时充分发挥这个专业特点。

同时公司董事会在引进和培养一流的管理人才方面相当用心,在建立公司程序化管理机制方面力度很大,相信对奠定公司自主品牌的基础方面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生物谷-BIOONNEWS:担心过别的竞争对手有可能抄袭或绕过你们的核心竞争力吗?

张翼:公司刚开始的时候担心过,但是经过充分论证后就不担心了。有人推出与我们公司类似的产品和服务有两点好处:一是为我们不断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二是会奠定我们的行业带领者地位。没有人跟你怎么能叫领导呢(笑)? 因此,生命之美真正担心和用心的是提升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领先性,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我们期待的是中国生物产业的繁荣昌盛,而不仅仅是生命之美公司的昌盛而已。百花开放,百鸟争鸣才叫春意盎然。生命之美定位自己是中国生物产业的重要一员,其他同行公司也非常重要。我们在RNA研究领域的多年研究积累,对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功能基因组研究时代的科学理解力,在实验技术和分析策略方面的把握能力,充分奠定了生命之美的特色和水准。对我们来讲,目前最需要的是勤勤恳恳耕耘市场,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谦虚地向国内外同行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迎接挑战,站好自己在中国生物产业发展中的岗位。从这个层面讲,我一方面希望生命之美能形成许多有创意有价值的好产品和服务供大家借鉴和学习,一方面希望有同行公司能绕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开辟生物产品新的市场领域。

总体来说,目前在市场上我们的方向很独特,和其他公司形成了很好的互补。依靠不断创新,与其他公司形成合作互补,这是生命之美的市场原则。

关于张翼

张翼,博士。1970年出生,1992年南开大学微生物专业毕业,2000年获得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和新泽西州医科和牙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2000年7月作为引进人才到武汉大学任教十年,2003年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所主讲的”分子生物学课程”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入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0年以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973等多项研究课题,发表了30余篇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接近200。其中科研成果”揭示致癌蛋白作用新机制”作为封面论文发表在Cell子刊Molecule Cell上, 2011年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2010年张翼教授从武汉大学辞职创办武汉生命之美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3月,其关于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调控机制和治疗途径探索的一篇研究论文(共同责任作者)作为封面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Cell,该文入选Biology Faculty 1000。

张翼博士从1994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心仪于功能RNA的研究和探索,过去18年一直在该领域耕耘。1994年开始涉足I型内含子RNA(ribozyme)研究,在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成果辈出,发表研究论文近二十余篇:成果涵盖该RNA作为机遇型真菌感染治疗的靶标的评估,药物pentamidine抑制该RNA胞内剪接,以及线粒体tRNA功能的特征;白色念珠菌I型内含子的折叠机制系统研究,以及基于该靶标的抗白色念珠菌药物筛选;I型内含子的结构预测和数据库(GISSD)建立等等。2004年开始与武汉大学的讲座教授付向东博士联合主攻系统性研究人类细胞的pre-mRNA可变剪接调控机制,及其在癌症以及遗传疾病中作用的新技术开发。成绩裴然,成功开发了CLIP-seq,miRACE,esiRNA批量基因敲除等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了两篇Molecular Cell的封面论文,尚有一些研究成果在整理发表中。

张翼博士带着科研和教学的成果开始了生命之美公司,立志建立一个将生命科学最新发现和成果产业化的新平台,为有志于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化的年轻学子提供创新和创业的机遇以及回馈社会的快车道。

关于生命之美

武汉生命之美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7日注册成立,是由大批关注我国年轻人发展和生命科学产业化的有志之士共同支持创办的生物高科技公司。拥有一流的国际化高科技创新研发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团队。公司的”基因组调控与人类健康实验室”已开发多项高通量测序建库相关的新技术。公司拥有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因组分析中心”,已成功为客户完成多项数据分析业务,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

文章来源:生物谷http://www.bioon.com/master/dialogue/521432.shtml